县级病虫疫情信息化处理系统
1、病虫害物联网数据分析:支持通过GIS方式展示广东省内物联网设备的基本信息、分布情况和运行状态,支持已接入的广东省物联网设备采集基础数据的图形化展示,支持广东省内物联网设备物联网数据实时查看及历史数据检索;支持数据按照月份、年份分别进行统计,图表化展现物联网数据,分别支持物联网设备单点、县域的数据分析功能;支持图形、列表分析结果展示形式,支持监测点、时间、病虫害类型等不同分析因子的自定义筛选,使用专业图形化工具,支持数据的导出功能,包含1000种以上病虫害的知识内容;支持保留知识内容发布人的信息,支持按作物、病虫种类检索;
2、病虫害模型预警工具:支持大数据量同时并发接入和调取,支持多种病虫害模型,病虫害模型种类至少覆盖三种当地主要作物,支持模型参数人工调整,支持预测结果表格、图形化及地图形式展示;
3、病虫害监测预警:支持与广东省级平台、全国植保植检管理系统(国家级平台)实现数据层面对接,支持移动终端和网络终端填报数据的实时接入,一处填写多级(广东省级或国家级)系统上报,支持接收省级和国家级平台的填报任务,支持任务导出和打印;
4、设备接口、大数据存储及输出、模型运算
(1)设备接口:支持从虫情测报灯、性诱设备、小气象仪等各类物联网设备接入数据,支持与各个植保物联网设备品牌、投标人进行对接;支持硬件网关协议匹配,接入硬件网关设备的数据或直接接入物联网设备数据;
(2)大数据储存及输出:具备标准化数据输出接口,支持与省级平台、国家级平台实现数据层面对接,数据录入(移动端)支持调查数据移动端随时填报,支持数据随时回传服务器;
5、预测结果分析、数据调查、病虫情报、GIS分析、病虫害档案
(1)支持设备信息添加、维护,设备状态查看等设备管理;
(2)支持物联网设备采集图像的筛选、查看;
(3)支持对县域接入的监测点信息进行管理;
(4)支持对测报人员进行管理,对账号进行分配,账号权限进行管理;
(5)支持对病虫害、视频资料等植保知识数据进行发布;
(6)支持综合性展示页面,展示物联网设备状态、基础数据及数据分析图表;
(7)支持监视主要设备的实时数据采集情况、设备状态;
(8)采用扁平化设计风格,界面美观。

图1 县级病虫信息处理系统可视化界面

图2 农作物病虫害实时监控物联网设备网络化界面
农作物病虫害实时监控物联网设备
1、农作物病虫害监控的物联网软件平台,包括智能虫情信息采集子系统、小气候信息采集子系统、生态远程实时监测子系统等功能模块。
2、兼容性强,无流量、通过无线传输将全天候实时采集信息数据发送到中心站自动上传数据库,根据实时数据及历史大数据,系统分析对比运算,自动进入模型,智能控制范围内任何区域的四情(苗情、墒情、病虫情、灾情)监测、预警,预报达到标准化、网络化、可视化、模型化、智能化。
3、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端和PC端随时随地登录自己专属的网络客户端,访问田间的实时数据并进行系统管理。结合系统预警模型,对作物实时远程监测与诊断,并获得智能化、自动化的解决方案,实现作物生长动态监测和人工远程管理。
4、设备管理功能:支持设备信息添加、维护、设备状态查看等。
5、账号管理:可对测报人员的账号分配管理、设立不同权限的子账号。

虫情信息自动采集传输设备
1、虫情信息自动采集传输设备符合GB/T24689.1-2009植物保护机械虫情测报灯标准。
2、操作方式多样。可通过网页版和小程序实时数据查看,可查看设备位置、工作环境、气象数据、虫体图像、种类及发生趋势图和发送预警信息。对常规害虫自动识别功能,照片拍完后自动上传到平台,平台根据接收到的信息,自动识别害虫种类、数量,并进行统计分析,可无缝接入到用户指定系统。
3、自动拍照:物联网害虫监测管理系统内置2000W高清工业照相机,可实现自动拍照,实时采集害虫照片。
4、平铺功能:有震动平铺和自动清扫功能,保证虫体不堆叠。
5、自动清洗:有自动清洗功能,保障底板清洁,可按需设置清洗时间。
6、语音播报:实时播报设备的工作状态进程。
7、可视化操作:显示屏7寸,搭载有操作系统。
8、适配电源:AC220V或DC24V。测报灯功率≤450W。
9、撞击屏:设有3块互成120°角的撞击屏。
10、主体采用不锈材质喷塑工艺处理。外观应整齐美观,表面平整光洁,色泽均匀、无裂痕等缺陷,整体应牢固,无松动。
11、防雨功能:带有防雨罩,下雨天可以正常工作,正常捕虫。
12、雨虫分离技术,自动雨水分流装置,突破传统测报灯的局限。排水装置:能有效将雨、虫体分离,箱体内无明显积水。
13、虫体处理仓内温度:红外虫体处理,仓温度控制工作15分钟后达到80℃—90℃;保障虫体完整利于害虫识别的准确性。
14、设备软件控制器:具有物联网的害虫多功能监测功能,电脑端管理系统和手机端管理系统,能有效采集、存储处理光控、雨控传感器信息,并能控制计时、诱集光源、红外处理、排水、分时等功能工作。
15、控制系统:可以在设备终端触摸屏、PC端、APP端、微信小程序对设备进行控制操作,可以远程查看和控制:灯管开关、清扫、工作模式、拍照间隔、联网信息、远程启动/重启、设备定位、电量提醒、流量查询、温湿度显示等设备的运行状态。
16、自动识别功能:能对一、二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和其它常见农作物病虫害进行自动识别和计数。
17、预警和预测:可根据需要按天、周、月、年查询不同阶段的虫情数据、发生趋势图,设置预警值,当目标害虫达到预警值时可以以预警短信方式发送给用户;并根据检查数据和气象信息自动预测虫情发生情况。
18、智能报修:产品具有二维码智能报障功能,可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实现一键式报修。

农林生态远程实时监控设备
1、执行标准:符合GB/T24689.5-2009植物保护机械 农林生态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和NY/T 4182-2022农作物病虫害监测设备技术参数与性能要求可通过高清摄像头,远程实时查看病虫观测场一定范围内的作物生长状态、受害状以及监测设备运行状态。
2、高清镜头具30倍以上光学变焦、水平转角360°、垂直旋转≥90°、红外夜视、室外防水等功能。
3、白天可视距离≥500m,当监测半径为20m时可清晰分辨10mm*10mm的物体;夜视距离≥50m,当监测半径为8m时可清晰分辨10mm*10mm的物体;视频像素≥500万(或图片像素≥1000万)。
4、具备电子防抖、电子雾透、视频存储、视频回放等功能;实现平台和手机远程控制;具备数据采集、存储和传输功能,本地储存容量≥4TB,采集数据实现自动远程传输。
5、支架材质为不锈钢,高度≥5m,具有避雷和抗风支撑装置。可采用太阳能+蓄电池供电或市电供电。
6、正常使用寿命≥5年。

田间小气候信息采集设备
1、田间小气候站系统由气象传感器,气象数据记录仪,气象环境监测软件三部分组成,可采集光照、环境温湿度、气压等环境数据,具有自动记录、超限报警和数据通讯等功能。可通过电脑网页端、小程序随时随地查看田间气象测报信息,并对设备进行管理。具有稳定性能、操作简便、设置灵活等特点。
2、小气候实时监测系统具有气象服务功能:支持任意时间段的各类气象实时数据、历史数据的查询、导出、打印功能;数据统计功能:支持单要素统计功能:可按年、月、日、小时、15分钟或任意时间段进行单要素大值、小值、平均值的统计;数据图表功能:根据采集的数据可以形成实时曲线,并可以以柱形图、饼状图等直观的方式呈现。
3、小气候因子数据实时测定与传输:可监测风向、风速、温度、湿度、气压、光照、雨量等常规气象要素。
(1)风速:测量范围:0~30m/s,精度:±0.3m/s,响应速度:≤10s;
(2)风向:量程0~360°,精度±1%°,响应速度≤2s;
(3)空气温度湿度:测湿范围: 0~100%RH(精度±2%),响应速度≤3s;测温范围:-40℃~85℃(精度±0.1℃),响应速度≤1s;
(4)土壤温度湿度:土壤测湿范围:0~100%(精度±5%),测温范围:-30℃~85℃(精度±0.5℃),RH响应时间 1~3s;
(5)光照度:光照度范围:1~125000Lux,精度:±1Lux,响应速度≤3s;
(6)雨量:测量范围:0~139.9mm/12h,精度:±0.5mm/12h,响应速度≤3s。
4、供电方式:市电供电或太阳能板、大容量电池。
5、配置有户外数据显示LED屏幕,可实时显示田间小气候各项数据信息。

害虫性诱电子测报设备
1、供电系统:太阳能电池板功率≥50W;锂电池容量≥60Ah。
2、害虫自动诱捕感应计数系统:
(1)专一识别:系统应能识别包括但不限于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等水稻主要害虫,其中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性监测诱剂诱芯必须符合NY/T2732-2015《农作物害虫性诱监测技术规范(螟蛾类)》第3.1款表1中相关参数要求,并且持效期≥60d(极端天气条件下持效期≥30d),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的性诱专一化率达90%以上;
(2)自动计数:仪器自动计数和诱捕器人工计数的动态趋势拟合度≥0.95;
(3)实时存储:实时记录和存储诱捕器监测数据,储存时间≥12月;
(4)定时传输:定时向网关发送监测数据,并具有死机自动重起纠错功能。
3、监测数据自动传输系统采用网关局域网互连技术,网关定时接收自动采集系统记录存储器中的监测数据,并通过无线通讯(GPRS)将所有监测数据定时传输到云服务器,网关具有软件远程升级,离线后可自动重启上线功能。
4、害虫性诱电子测报系统监测数据需接入用户指定系统和害虫性诱测报系统,电脑网络客户端实现监测数据查询、分析,不同区域、时间之间的数据比较,自动作图和数据输出等;
5、手机终端APP以图形曲线方式显示实时和历史诱虫量,并可以查询各项记录数值、定位设备位置等功能。
6、适用监测的害虫种类: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稻纵卷叶螟、粘虫、玉米螟、草地贪夜蛾、斜纹夜蛾等。

智能虫情测报灯
1、智能虫情测报灯符合GB/T24689.1-2009 植物保护机械 虫情测报灯标准。
2、操作方式多样。可通过网页版和小程序实时数据查看,可查看设备位置、工作环境、气象数据、虫体图像、种类及发生趋势图和发送预警信息。对常规害虫自动识别功能,照片拍完后自动上传到平台,平台根据接收到的信息,自动识别害虫种类、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可无缝接入到用户指定系统。
3、自动拍照:物联网害虫监测管理系统内置2000W 高清工业照相机,可实现自动拍照,实时采集害虫照片。
4、平铺功能:有震动平铺和自动清扫功能,保证虫体不堆叠。
5、自动清洗:有自动清洗功能,保障底板清洁,可按需设置清洗时间。
6、语音播报:实时播报设备的工作状态进程。
7、可视化操作:显示屏,搭载有操作系统。
8、适配电源:AC220V或DC24V。测报灯功率≤450W。
9、撞击屏:设有3块互成120°角的撞击屏。
10、主体采用不锈材质喷塑工艺处理。外观应整齐美观,表面平整光洁,色泽均匀、无裂痕等缺陷,整体应牢固,无松动。
11、防雨功能:带有防雨罩,下雨天可以正常工作,正常捕虫。
12、雨虫分离技术,自动雨水分流装置,突破传统测报灯的局限。排水装置:能有效将雨、虫体分离,箱体内无明显积水。
13、虫体处理仓内温度:红外虫体处理,仓温度控制工作15分钟后达到80℃—90℃;保障虫体完整利于害虫识别的准确性。
14、设备软件控制器:具有物联网的害虫多功能监测功能,电脑端管理系统和手机端管理系统,能有效采集、存储处理光控、雨控传感器信息,并能控制计时、诱集光源、红外处理、排水、分时等功能工作。
15、控制系统:可以在设备终端触摸屏、PC端、APP端、微信小程序对设备进行控制操作,可以远程查看和控制:灯管开关、清扫、工作模式、拍照间隔、联网信息、远程启动/重启、设备定位、电量提醒、流量查询、温湿度显示等设备的运行状态。
16、自动识别功能:能对一、二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和其它常见农作物病虫害进行自动识别和计数。
17、预警和预测:可根据需要按天、周、月、年查询不同阶段的虫情数据、发生趋势图,设置预警值,当目标害虫达到预警值时可以以预警短信方式发送给用户;并根据检查数据和气象信息自动预测虫情发生情况。

远程实时监控设备
远程实时查看病虫观测场一定范围内的作物生长状态、受害状的农田病虫害的监测预警设备。
1、执行标准:符合GB/T24689.5-2009植物保护机械农林生态远程实时监测系统;
2、供电系统:太阳能供电;
3、有效监测范围:当监测半径为20m时可清晰分辨10mm*10mm的物体;夜视距离≥50m监测半径8m时可清晰分辨10mm*10mm的物体;
4、镜头功能:具备红外夜视、室外防水、电子防抖、电子雾镜、定时任务、一键守望、一键巡航、定时抓图、事件抓图;当球机待机时间达到设置值时,可自动运行调预置位、自动巡航、自动扫描、模式路径;采集的视频帧速、图像大小可调节、断电记忆、视频存储、视频回放等功能;具备数据采集、存储和传输功能;
5、农作物远程监控系统:通过软件可实现远程控制、画面分割、切换处理及保存,实现设备的远程控制、图像处理;
6、球机:360度摄像头,监控无死角捕捉高清画质,实时查看各个区域影像。

昆虫色诱监测设备
通过有色粘虫板对害虫自动诱捕和拍照,图像自动上传,系统进行智能识别、计数和分析的专用监测设备。
1、适配电源:AC220V或DC24V(太阳能供电18V70W,锂电池12V24Ah)。功率10W。绝缘电阻>2.5MΩ。
2、诱虫面尺寸:200mm*220mm
3、主体采用不锈材质喷塑工艺处理。外观应整齐美观,表面平整光洁,色泽均匀、无裂痕等缺陷,整体应牢固,无松动。
4、自动拍照:物联网害虫监测管理系统内置≥1200W像素高清工业相机,可实现自动拍照,实时采集害虫照片,照片像素不小于3000*4000pix。
5、苗情监测:配备200W像素微型镜头,定时抓拍现在作物生长情况
6、工作环境:温度0-70℃;
7、粘虫带转速:≥10r/min
8、网络控制:使用手机及电脑端可后台升级,可允许外界平台来进行数据对接,能无缝接入到用户指定系统。可进行远程控制数据上传、照片上传等,可通过网页版和小程序实时数据查看,可查看设备位置、工作环境、气象数据、虫体图像、种类和发送预警信息。
9、主体外观应整齐美观,表面平整光洁,色泽均匀、无裂痕等缺陷,整体应牢固,无松动。
10、控制系统:粘虫带高度可调,拍照时间可调,自动轮换粘虫带。系统对上传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列表、图片、图表等显示。
11、能对昆虫照片进行识别,并且具有昆虫统计功能。
12、智能报修:产品具有二维码智能报障功能,可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实现一键式报修。

小虫体智能测报设备
1、专用于毫米级趋光性害虫的智能测报,特殊进虫口设计,避免出现由于体积较大的虫子掩盖小虫体,导致摄像头无法采集到造成测报不准的问题。
2、采用光、电、数控技术,远程自动控制。有防雨结构,下雨天可以正常工作,正常捕虫;
3、内置2000W高清相机,对微小昆虫进行自动拍照,系统对拍摄的虫体图片自动识别和分类统计,识别率≥90%。
4、可远程设置工作模式,通过PC云端及手机APP端能远程自动拍照和手动拍照,可分时段设置和控制,自动拍照和手动拍照均可。
5、诱捕害虫完整率≥95%。
6、可实现在电脑端和手机端对设备远程手动控制诱虫灯开启、翻板旋转、风扇开启、相机拍照等功能;
7、图像处理:可实现对拍摄画面的图像处理,图片保存质量满足虫体人工手动计数的识别需求;
8、内置GPS定位功能,可在地图中查看设备站点等数据,可无缝接入到用户指定系统。在PC云端地图中查看设备站点等数据,设备被盗可追踪;
9、光控控制:晚上自动开灯运行,白天自动关灯(待机),在夜间工作状态下,不受瞬间强光照射改变工作状态;
10、时段控制:根据靶标害虫生活习性规律,设定工作时间段。

物联网显示设备(大屏)
LED全彩显示屏无缝P3,像素间距3mm,规格约1.8m*1.2m,安装于户外显示屏,具备防风防雨防晒设计功能,双立柱支撑,配置在重点田间监测点用于发布展示病虫监测防控信息。

物联网显示设备(小屏)
LED全彩显示屏无缝P3,像素间距3mm,规格约0.8m*0.5m,安装于户外显示屏,具备防风防雨防晒设计功能,单立柱支撑,用于发布展示病虫监测防控信息。

田间小气候仪
1、田间小气候仪由主机、太阳能板模块及土壤模块集一体;
2、小气候实时监测系统具有气象服务功能:支持任意时间段的各类气象实时数据、历史数据的查询、导出、打印功能;数据统计功能:支持单要素统计功能:可按年、月、日、小时、15分钟或任意时间段进行单要素大值、小值、平均值的统计;数据图表功能:根据采集的数据可以形成实时曲线,并可以以柱形图、饼状图等直观的方式呈现;
3、小气候因子数据实时测定与传输:可监测风向、风速、温度、气压、光照、雨量等常规气象要素;
(1)风速:测量范围:0~30m/s,精度:±0.3m/s,响应速度:≤10s;
(2)风向:量程0~360°,精度±1%°,响应速度≤2s;
(3)空气温度湿度:测湿范围: 0~100%;RH(精度±2%),响应速度≤3s;测温范围:-40~85℃(精度±0.1℃),响应速度≤1s;
(4)土壤温度湿度:土壤测湿范围:0~100%(精度±5%),测温范围:-30℃~85℃(精度±0.5℃),RH响应时间 1~3s;
(5)光照度:光照度范围:1~125000Lux,精度:±1Lux,响应速度≤3s;
(6)雨量:测量范围:0~139.9mm/12h,精度:±0.5mm/12h,响应速度≤3s。
4、供电方式:市电供电或太阳能+蓄电池(太阳能板12.6V、大容量电池9-12.6v)。

AR智能测报仪(眼镜)
集成应用了智能感知、智能决策、智能控制、多传感融合等智能化技术,主要包括显示终端、主控SOC模块、5G模块,摄像头,驱动控制等,可实现24小时自主连续作业。
1、智能交互:支持语音输入识别和语音指令控制功能。
2、场景覆盖:具有水稻、玉米等多种主要农作物的病虫害调查场景,可根据国家调查规范灵活扩展新的业务场景。
3、图像识别:具有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卷叶的图像识别功能,平均识别准确率≥85%。
4、支持原始数据查看、选择、汇算,数据报表、个性化配置识别模型、可扩展场景。
5、具备标准化数据输出接口,调查数据支持自动汇算生成符合国家标准的植保报表,可无缝接入到用户指定系统。

病虫害调查工具箱
1、配备适用于野外调查、植物调查、病虫测报的常用工具装备,方便携带,可以进行病虫的检查,对于农作物的生理状况进行监督,可以即时发现是否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并且及时做出预测,以便于可以随时做出应对策略。
2、主要工具仪器配置:不锈钢304可折叠板凳(凳长约30cm,凳高约20cm,凳面宽约12cm);1m×1m可折叠框;伸缩赶蛾棍(玻璃纤维)长1.5-2.0m;可折叠工兵高碳猛钢铲子,铲面宽约13cm,铲面长约17cm,铲子长约100cm;高碳猛钢小锄头可拆装,锄面宽约6cm,锄长约12cm;不锈钢304小筛盆(直径约15cm、高约5cm,金钢砂筛网20目);以及便携式水桶、医用剪刀、指南针、签字笔、镊子、剪枝剪、白磁盘、捕虫网、指形管、围尺、昆虫钳、多用小刀、折叠锯、油性记号笔、卷尺、解剖刀、常用标签、笔记本、手电筒、手动计数器、带光源放大镜、样品采集器、水果刀、望远镜、多用斧头等。
